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盛蕙敏 陈惠斌[1] 陈长熙[1] 于雅媛[1] 那恩祥[2] 郭至善[2] 王晓枫[2]
机构地区:[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110001 [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110001
出 处:《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1994年第0期22-2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摘 要:我院自1987年以来,为17例患者行PBPV,男11例,女6例,年龄3~39岁(平均12.5±9.2岁),诊断为单纯肺动脉瓣狭窄,轻度狭窄5例,中度7例,重度5例.采用单囊法13例,双囊法4例.随访10例.术前均做右心导管和右室造影,测量跨瓣压力阶差(△P)和肺动脉瓣环直径,单囊法最初4例球囊直径小于瓣环直径1~2mm,之后9例大于瓣环直径1~2mm.双囊法两个球囊直径之和大于瓣环直径的50%.即刻疗效除1例未扩开外,其余症状改善,杂音减轻,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音(P_2)较术前增强,震颤减轻或消失.术前右室收缩压70~220mmHg(平均106.4±37.3mmHg),术后即刻降至25~160mmHg(平均65.0±37.4mmHg),P<O.01.△P术前为50~190mmHg(平均84.1±34.4mmHg),术后即刻降至10~125mmHg(平均41.5±33.7mmHg),P<O.01.随访最短时间3.5个月,最长时间28个月,其中一年以上者8例.远期疗效比即刻疗效好,右室收缩压(RVSP)继续下降到50.7±376mmHg,△P继续下降到30.7±34.8mmHg.其中1例杂音较扩后即刻明显减轻(Ⅲ级→Ⅰ级),P_2恢复正常,震颤消失,△P6mmHg.即刻部分改善的1例,随访时虽症状明显好转,但△P无继续下降,故开胸行肺动脉瓣交连切开术,术中证实球囊已扩开两个交连.见附表.
分 类 号:R542.5[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