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狱之光——日伪时期阜新煤矿特殊工人中党组织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柳宝荣 

出  处:《党史纵横》1993年第5期28-29,共2页Over the Party History

摘  要:日本帝国主义在占领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特别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急待解决掠夺东北矿藏资源的人力问题,便把在华中、华北和内蒙战场上抓捕的我抗日军民,也包括国民党军队中的抗战人员,不再实行屠杀政策,而是押送到石门(今石家庄)、徐州、北平(今北京)、青岛等地的“劳工教习所”、“俘虏院”、“战俘收容所”,经过短期“教习”后,再由军方移交给伪“满洲国”民生部,强行押送到东北各矿山井下或机场、道路施工现场从事苦力.据现有资料的不完全统计,从1941年下半年到1943年5月,日伪统治者相继由石门、保定、太原、徐州、济南、北平、青岛等地,押送来阜新煤矿10多批特殊工人,达9300多人(实际上大大超过这个数字).在这些特殊工人队伍中,有不少共产党员.他们虽然因被捕同原来的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关 键 词:日伪时期 抗日军民 日本帝国主义 国民党军队 战争爆发 战俘收容 战场上 大暴动 矿藏资源 地下党组织 

分 类 号:D23[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