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音字运动始末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戴昭铭 

出  处:《语文建设》1992年第12期12-14,共3页

摘  要:切音字运动是清末民初由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汉语拼音化运动。“切音”(又叫“合声”)就是“拼音”,“切音字”是对这一运动中提出的各种类型的拼音文字的统称。清朝末年,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变法维新声浪日高,一些受欧美、日本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把中国同西方国家及日本相比,认为这些国家之所以富强,重要原因就在于文字简易、教育普及。于是纷纷尝试创制中国的拼音文字,用以普及教育、开发民智。卢戆章是其中的第一人。他的研究标志着切音字运动的开端。卢戆章认为:“国之富强,基于格致,格致之兴,基于男妇老幼皆好学识理。其所以能好学识理者,基于切音为字,则字母与切法习完,凡字无师能自读;基于字话一律,则读于口遂即达于心;又基于字画简易,则易于习认。

关 键 词:简字 合声 日本文化 教育普及 西方国家 切法 日高 拼音化 拼音方案 官音 

分 类 号:H19[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