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债务链”的透视与标本兼治对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林晓 

机构地区:[1]建瓯县工商银行

出  处:《福建金融》1992年第2期5-6,共2页Fujian Finance

摘  要:近两年来,在生产与流通流域中出现的“三角债”,形成了一条巨大的“债务链”,紧紧捆住了企业的手脚,加剧了银行信贷资金供求矛盾,已成为困扰企业生产经营,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当前全国上下清理“三角债”的大气候下,“债务链”虽有所松动,但形势仍很严峻。如何开启“债务链”,实行综合治理,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达到防止前清后欠的目的,是目前研究国民经济和银行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债务链”形成和前清后欠的原因窥探 1.基建和技改项目资金缺口严重,设备、材料款不到位造成大量货款拖欠。三角债在扩大再生产中的源头主要有两个,一是投资缺口大;二是盲目上马,投产后造成新的积压。这两个问题长期存在,在1990年全民、集体单位投资缺口500亿元的基础上,1991年又有所发展。在新开工百万元以上项目中,不符合审批权限的占77%,不符合国家优先发展项目的占74%。

关 键 词:资金供求矛盾 银行工作 产成品资金 经济发展 结算纪律 技改项目 单位投资 加速资金周转 银行监督 贷款利息 

分 类 号:F8[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