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廷明
出 处:《中国钱币》1992年第4期16-18,61,共4页China Numismatics
摘 要:一、清代甘肃纸币的产生与发展清代在甘肃流通的纸币有三类:一是清政府强制发行的不兑现的纸币,二是民间早已发行的纸币;三是清末甘肃官办金融机构,包括咸丰年间的官钱铺和光绪年间的官银钱局发行的兑换券。后两者属于信用货币范畴。为叙述方便,将其统称为甘肃纸币。清政府于顺治八年至十八年,曾仿明钞形制发行自十文至一贯的钞贯,发行数额少,流通时间短。顺治钞贯的具体情况已无从考查。其后近二百年都未发行官方纸币。但民间纸币早已流通市面。就甘肃而言,嘉道以前,“高利贷者开设的当铺、钱庄遍布全省各地”。乾隆时,仅武威县、古浪县、镇番县、肃地的当铺就达459座之多。而且清政府对私营庄号发行银钱票,采取不干涉,听其自然的态度。道光年间,陕甘总督瑚松额奏称甘肃钱票既无流弊,主张“仍循其旧”。新发现的道光年间流通的“古庆阳新寨店新成号钱票”就是民间早有纸币流通的实物证据,从中可以看出早期民间私钞的形制特点。
关 键 词:钱局 大清宝钞 户部官票 顺治钞贯 陕甘总督 镇番县 官银 流通时间 嘉道 制钱票
分 类 号:K875.6[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