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的离合关系:兼析罗伯斯比尔派悲剧的根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樊英 

出  处:《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27-30,共4页Journal of Hunan City Univeristy

摘  要:一 法国大革命从1789年7月至1794年7月经历了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专政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个不断深化的革命进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从攻破巴土底狱以来,平民曾不得不为资产者完成种种工作,如果平民在7月14日、10月5日—6日、直至9月2日等等不进行干预,旧制度每一次都会战胜资产阶级,同宫廷结成的同盟就会把革命镇压上去;可见,只是这些平民把革命完成了”索布尔也指出:法国“革命前进的飞翼就是这些中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和农民群众”。正是这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性,使法国大革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一方面,同法国革命进程密切相连的人民运动,使之带上明显的民主革命性质,“这些平民在资产阶级的革命要求中加进了它原来没有的意义”。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内部各派别在革命中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并同人民群众一道把革命继续向前推进。

关 键 词:罗伯斯比尔 人民群众 革命性质 吉伦特 国民公会 资产者 山岳派 革命进程 雅各 飞翼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