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包胜英[1]
出 处:《中国临床医生杂志》1992年第12期14-15,共2页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
摘 要:以往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分为外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内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即子宫腺肌病),随着人们对本病认识的深化,发现两者虽病理形态相似,但其病因、发病机理及对卵巢激素的反应均不相同。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它们是不同类型的两种疾病,主张取消内在型和外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名称,而将它们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两者均为妇科常见病,可合并存在,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近年来宫腔操作增加、诊断技术的进步以及临床医师对两病认识的提高有关。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还不很清楚,症状与体征表现不一,故很易误诊与漏诊。现将它们的诊断要点简述如下。
关 键 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病 巧克力囊肿破裂 直肠隔 发病机理 异位病灶 诊断技术 子宫肥大症 异位囊肿 点滴状出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