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泰志
出 处:《新闻知识》1991年第8期38-39,共2页News Research
摘 要:认真地考察行为人的主观意图,这本是司法审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程序。比如,一场火灾或一桩杀人案,如行为人在主观上并不具有犯意,只不过是由于疏忽大意或过失所造成,那在定性、量刑上,与具有故意性者显然有很大的差别。为此,新闻诽谤指控除应具备下述三条:一、有损毁他人名誉的客体;二、必需是已经公开发表或在公众中广为传播的;三、追诉有效期之内。理所当然地还应增添一条,即应考察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是有意忽视事实真象或明知有误而又轻率加以发表,即事前是否就有损毁、中伤他人名誉的意图。弄清这一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