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荣龙[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
出 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1年第3期184-186,共3页Bulletin of Mineralog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摘 要:新疆北部海西期造山褶皱带达八条之多。这在其他地区是少见的。造山带的地槽相沉积建造、蛇绿岩套、岩浆弧火山作用、钙碱系列 Cu-Ni 硫化物基性杂岩体,以及指示造山期结束的富碱侵入岩遍及阿尔泰、东西准噶尔和天山山系。传统观点认为造山作用与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和塔里木—中朝板块的碰撞有关。研究表明,本区造山运动是塔里木、准噶尔、中天山(伊犁—伊赛克湖)、吐鲁番—哈密以及焉耆等地体移置、拼贴的结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