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贾赤宇[1]
机构地区:[1]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第三〇九医院)烧伤整形科,北京100091
出 处:《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6期3-4,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Injury Repair and Wound Healing(Electronic Edition)
基 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217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2CB518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8137205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3229);全军医学科技"十二五"重点课题(BWS11C06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二等资助(2012M512081;2012M521846)
摘 要:一、概述 20世纪70年代,英国内科医师Cochrane提出,应针对各专业特定的治疗措施收集全世界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得出结论,以指导临床实践.1992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Gordon Guyatt 教授首次提出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的概念,2000年著名的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Sackett再次对EBM进行定义,即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愿望,将三者完美结合起来,制定每个患者的最佳诊疗措施[1].EBM这种以经验和推论为基础的经验医学转变为以临床证据为基础的新的医学模式孕育而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