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家源[1]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院
出 处:《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3年第2期75-77,共3页Chongqing Administration
摘 要:我国最先系统研究亚当·斯密的道德观念的学者有朱绍文、晏智杰等,朱绍文在《<国富论>中"经济人"的属性及其品德问题》中认为,斯密学说中的经纪人是前后连贯的,并明确指出"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所讨论的人性是同一时代同一阶级属性的人,是这个时代的新人,而绝不是两种属性完全不同的人物".[1]其后,我国的学者对斯密学说的研究开始不断加深,如晏智杰先后出版的《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学》、《经济思想的成长》、《晏智杰讲亚当·斯密》等都对亚当.斯密的道德思想有所涉及,但并没有对其道德思想和市场经济的联系进行系统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阐述道德与市场联系方面,大多数有所探究的经济学家都偏向于用道德哲学的方式研究"经济人"的道德问题,如胡怀国的《亚当.斯密的思想渊源:一种被忽略的学术传统——兼论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本文借鉴前人对斯密思想的研究成果,综合斯密身前主要的两本著作《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力图从斯密的思想体系中抽离出其道德要旨,并藉此探究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斯密 《国富论》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看不见的手 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 守夜人 思想体系 社会主义 兼论
分 类 号:F091.3[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