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婷婷[1]
机构地区:[1]星海音乐学院
出 处:《中国音乐》2013年第3期133-141,共9页Chinese Music
摘 要:本文以中国古筝摇指技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古筝摇指在不同时代、不同流派间的传承与发展。在古筝历史上,摇指技法最早也许可以推测到唐代,清代的《弦索备考》明确记载了当时的摇指"撮儿"。近现代以来,各个筝派的重要传人们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演奏艺术实践和坚忍不拔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不同形式、类别的摇指技法。如河南筝派的拇指掌指关节劈托形成的密摇和曹东扶首创的游摇;山东筝派的拇指关节密摇和食指密摇;潮州、客家筝派的"七点一"和八度轮;浙江筝派王巽之在移植《华氏琵琶谱》中的琵琶曲为筝曲的过程中受琵琶轮指的启发而发明的长摇;李婉芬在曹正弹筝技术改革理念以及潮州筝人无桩弹奏的启发下,提出的悬腕摇指的概念。这些均是摇指技法传承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创建意义的进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