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蕾[1]
出 处:《戏曲艺术》2013年第S1期112-128,共17页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基 金:<中国昆曲(北方)史稿>阶段性学术成果之一
摘 要:在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20世纪上半叶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极其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戏曲艺术犹如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班社众多、革故鼎新、竞争激烈、发展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无疑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一个"金矿"与"富矿"阶段,在剧目、演员、唱腔、表演、学术研究、著书立说等方面都为后人留下了令人无比神往的丰厚的取之不尽的"矿藏",是一个至今让我们无法超越其灿烂成果的光彩夺目的时期。时至今日,我们仍在其累累硕果的荫泽下,学习、传承、探究,趋步而前行。而这个时期学者与名伶之间互为依存、互为帮衬、教学相长的现象及作用尤为值得深入探讨。本文试以20世纪上半叶为历史背景,以在中国古典戏曲与中国古典戏曲文献学等方面有着开拓性、历史性贡献的著名学者傅惜华先生和同样对中国昆曲(北方)表演艺术有着开拓性、历史性贡献的著名昆伶韩世昌先生之间的部分历史交集为例,从学者与名伶的关系去回顾那难忘的历史一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