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平王家庄斑岩-隐爆角砾岩型铜矿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兆文[1] 汪斌[2] 张军[1,3] 李海勇[1] 王浩[1] 赵增霞[1] 刘苏明[1] 

机构地区:[1]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2]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冬瓜山铜矿,安徽铜陵244031 [3]山东省滨州市国土资源局,山东滨州256600

出  处:《矿物学报》2013年第S2期64-65,共2页Acta Mineralogica Sinica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173050);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批准号:20110091110043)

摘  要:邹平地区是山东省重要的铜矿产地之一,区内分布有白垩纪陆相火山岩及与铜、金、铅、锌和铁等多金属矿床相关的燕山期火山侵入杂岩体。到目前为止,邹平地区已发现矿床(点)50余处,其中铜矿床(点)21处。有关研究区内的铜矿床,前人已开展了大量的地质研究和普查找矿工作,取得很多研究成果(山东地质一队,

关 键 词:铜矿床 角砾岩 斑岩型 邹平 普查找矿 陆相火山岩 多金属矿床 山东地质 王家庄 矿床形成 

分 类 号:P618.41[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