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谱林[1] 吕古贤[2] 张天义[3] 王宗永[1] 杨人毅[1] 刘荣霞[4] 薛长军[4]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3]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53 [4]长安大学,陕西西安710061
出 处:《矿物学报》2013年第S2期68-69,共2页Acta Mineralogica Sinica
基 金: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科研项目(2011-622-5)
摘 要:崤山地区已发现的金矿床、金矿化点多分布于太古宙结晶基底与元古宙沉积盖层之间接触带附近,致使前人认为崤山地区金矿与两者间接触带上部发育的砾岩密切相关,被定为"底砾岩型"金矿(盛中烈等,1980)、"不整合型"金矿(秦国群等,1993)或者砾岩层控型金矿(陈衍景等,1992)。石铨曾等(1993)
关 键 词:构造特征 沉积盖层 太古宙 底砾岩 结晶基底 砾岩层 元古宙 滑脱构造 矿化点 太华群
分 类 号:P542[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8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