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栾燕[1,2] 宋谢炎[1] 郑文勤[1] 陈列锰[1] 田小林[3] 冉启渝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队,四川617000
出 处:《矿物学报》2013年第S2期119-119,共1页Acta Mineralogica Sinica
基 金:国家"973"计划(2012CB4168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0730420);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SKLOG-ZY125-06)
摘 要:前人对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形成时的温压和氧逸度条件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探讨。Pang等(2008a、b,2009)根据磁铁矿和钛铁矿电子探针成分估计了攀枝花岩体氧化物结晶的温度和氧逸度,但是,由于磁铁矿和钛铁矿都发生了固溶体分离,根据电子探针分析估计的温度和氧逸度具有较大的误差。张晓琪等(2011)则利用攀枝花岩体没有发生固溶体分离的斜长石和橄榄石估算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形成时的温度和氧逸度的相对变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