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e元素研究大水金矿的成矿机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斌[1] 彭秀红[1,2] 

机构地区:[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化学与核资源工程系,地球化学四川成都610059 [2]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省地学核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出  处:《矿物学报》2013年第S2期272-273,共2页Acta Mineralogica Sinica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硫硅质热液体系金成矿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No.41103025);成都理工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计划

摘  要:甘肃大水金矿不仅矿床规模大,品位高,埋藏浅,矿石成分简单,易采易选,且矿化体征极为独特,年产黄金2 t以上,总储量逾百吨。目前,国内外对该类型金矿床的研究程度较低。对此类矿床的深入研究有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西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历史和成矿规律。

关 键 词:Se 成矿机制 矿床规模 成矿规律 矿化体 秦岭造山带 研究程度 矿产勘查 构造演化 矿石成分 

分 类 号:P618.51[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