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孙山陆内造山的表现形式及其构造意义探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峰[1,2] 刘红旭[1,2] 王永文[1,2] 所世鑫[2] 王勋[2] 孟云飞[1,2] 潘澄雨[2] 

机构地区:[1]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2]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出  处:《矿物学报》2013年第S2期294-295,共2页Acta Mineralogica Sinica

基  金:中核集团重点科技专项(DZD162-1);国家863项目(2012AA061801)

摘  要:伊犁盆地位于天山造山带中所夹持的一个具前震旦纪基底的微地块(伊犁地块)之上。并直接在晚古生代石炭纪扩张裂将构造基础上继承性发展和进一步演变而来(车自成等,1996)。历了二叠纪裂陷(PI)-扩展拗陷(PZ)、三叠纪萎缩性的中心拗陷(T)、侏罗纪扩展断陷拗陷(J)、白垩纪隆升剥蚀、古近纪局部断陷拗陷。

关 键 词:乌孙山 构造意义 隆升 天山造山带 前震旦纪 晚古生代 逆冲 古近纪 裂陷 新近纪 

分 类 号:P542[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