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长岭二矿区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晓辉[1,2] 朱笑青[1] 汤好书[1] 张干[1] 罗泰义[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出  处:《矿物学报》2013年第S2期410-411,共2页Acta Mineralogica Sinica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2CB4166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04-07)

摘  要:条带状铁建造(banded iron formations,简称BIFs)是我国重要的铁矿资源类型,其中华北地区该类型铁矿最为丰富,主要集中于鞍山-本溪、密云-冀东、五台-吕梁、霍邱-舞阳和鲁西等地区,形成时代从始太古代到古元古代早期均有分布,但以新太古代晚期为主(万渝生等,2012;张连昌等,2012)。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是鞍山-本溪(简称鞍本)地区最大,也是最为典型的富铁矿床。但关于磁铁富矿的成因目前还存在争议。

关 键 词:铁矿床 地球化学特征 磁铁石英岩 富铁矿 formations 条带状 舞阳 霍邱 新太古代 热液改造 

分 类 号:P618.31[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