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岭矿床流体包裹体及成矿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伟[1] 胡建中[1] 宋扬[2] 丁海洋[1] 者萌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 [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出  处:《矿物学报》2013年第S2期555-556,共2页Acta Mineralogica Sinica

基  金:太行山北段构造-岩浆岩带控岩控矿条件与找矿方向研究项目(批准号:1212011220865)

摘  要:鸽子岭铜铁矿是浮图峪矿田的一部分,是太行山北段重要的热液交代矽卡岩型矿床之一。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们对矿区展开了矿床学研究,对矿床的形成和演化进行了探讨,认为矿床形成与中生代燕山期侵入的涞源杂岩体以及次火山岩有关(马国玺等,1997;秦大军,1997;郝太平等,2006;吕怡峰等,1989)。本文对鸽子岭铁铜矿不同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的特征进行研究。

关 键 词:流体包裹体 成矿机制 矿床形成 铜铁矿 浮图峪 成矿模式 成矿阶段 矽卡岩型矿床 次火山岩 均一温度 

分 类 号:P612[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