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窦苗[1]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参花(下)》2013年第9期53-57,共5页
摘 要:《十八春》《半生缘》以其故事成型时期的特殊性及苦难叙事内涵的丰富性,成为研究张爱玲苦难叙事的绝佳文本。《半生缘》结尾对《十八春》的重写致使两个文本叙述的苦难本质发生扭转。两个文本均显示出对《普汉先生》的颠覆性重构,同一故事的两种变奏,分别暗示张爱玲五十年代采取的对抗、妥协双重叙事策略以及六十年代对自身创作立场的重申和回归。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