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0
出 处:《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1期379-,381,共2页Historical Records of Heilongjiang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编号为10XJC77000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苏联共产党的前身是遵循第二国际原则建立起来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组织松散,小组习气浓厚。对此,列宁于1899年便提出了要用集中制改造和重塑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主张,并在1902年《怎么办?》一书中系统阐述了这一新型建党理论。1905年,随着俄国革命高潮的到来,俄国出现了有限的自由化和民主化。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列宁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确立了更加平衡、全面、灵活和科学的“民主的集中制”组织原则。从这时起到列宁去世,“民主的集中制”原则在布尔什维克党内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执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关 键 词:论列宁 苏联共产党 革命高潮 布尔什维克党 组织原则 加米涅夫 季诺维也夫 监察委员会 布列斯特 无产阶级政党
分 类 号:A82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