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晓钦[1,2,3] 谢长安[1]
机构地区:[1]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2]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 [3]哈佛大学亚洲中心
出 处:《海派经济学》2014年第2期40-57,共18页Journal of Economics of Shanghai School
基 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9BKS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0YJC790047);上海财经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招标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需要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研究,而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更需要听取国内外各种声音,不仅要知道国外“主流”经济学者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看法,还要知道国外其他学者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意见,集思广益,兼听则明,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本文对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中国所有制和收入分配方式改革的研究和论述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借用国外马克思主义学术界的视角,更全面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与不足.
关 键 词:国外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所有制 收入分配
分 类 号:F091.9[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124.7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