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静波[1]
出 处:《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第11期147-151,共5页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文学与基督教传统研究"(14BWW044);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勃朗特姐妹的宗教人格和宗教体验"(12YJC752042);2012年中国民航大学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夏绿蒂.勃朗特的宗教研究"(ZXH2012F01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西方评论家普遍认为,《维莱特》的思想本旨是反对罗马天主教在维多利亚英国的重新专权和垄断。但是,夏绿蒂·勃朗特并不是简单地批判罗马天主教,她对天主教的叱呵是长期被压抑在传统"房中天使"冠冕下,其愤怒和焦虑情绪的宣泄。通过刻画女主角露西在欧洲异国维莱特城的疏离,压迫和内心渴望社会身份的心理历程,反映了夏绿蒂对于"房中天使"冠冕的质疑和反抗。小说描述了两类"房中天使"的现实生活,反思了作为"房中天使"冠冕殉葬品的逝去修女的悲剧,维莱特之旅成为露西发现自我身份,找寻社会自我价值的成长之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