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大跌原因分析和走势判断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许伟[1] 苏铭[2] 

机构地区:[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出  处:《中国发展观察》2014年第12期80-82,共3页China Development Observation

摘  要:2014年6月下旬以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逐步走跌,截止到11月末累计下跌幅度接近40%.特别是11月26日OPEC成员未就减产达成一致,之后两天油价连续暴跌,累计跌幅超过10%.油价调整的原因、影响以及后续走势引发各方关注. 石油供给格局大幅调整,欧佩克影响力下降 与上世纪70年代油价飙升刺激了核能和天然气的使用类似,本世纪初以来的高油价推动了可再生能源和非常规油气的快速发展,非欧佩克成员(尤其是美国)的油气产量大幅提高.2014年,美国石油产量达到约1250万桶/天的水平,与金融危机之前相比,增幅接近70%.其中,液化气和其他非常规油产量达到420万桶/天.更为重要的是,美国页岩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2009年,美国页岩气的全生命周期开采成本大约在30美元/桶左右,后续油井开采成本有所上升,其中部分达到70美元/桶.

关 键 词:欧佩克 石油产量 工业产品产量 油价调整 原油储备 沙特 石油供给 石油生产国 能源消费总量 石油储备体系 油价下跌 

分 类 号:F416.2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76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