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荣[1,2]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430079 [2]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南京210046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4期14-18,共5页Study & Explor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的心理内容研究"(11CZX05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西方心灵哲学及其比较研究"(12&ZD120);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项目"当代西方哲学中命题角色研究的最新进展"(1402013C)
摘 要:在当代西方非存在研究中,"存在"与"实存"这两个范畴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哲学家罗素意识到了两者之间的不同,而迈农在其对象理论中则首次明确提出了三种存在模式,这种传统理解引发了相关术语用法上的分歧;英语存在句的独特表达体现了对非实存对象进行言述的可能性;否定存在句的逻辑分析表明了非实存对象论断的可理解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0.21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