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非存在研究视域中的“存在”与“实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荣[1,2]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430079 [2]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南京210046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4期14-18,共5页Study & Explor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的心理内容研究"(11CZX05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西方心灵哲学及其比较研究"(12&ZD120);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项目"当代西方哲学中命题角色研究的最新进展"(1402013C)

摘  要:在当代西方非存在研究中,"存在"与"实存"这两个范畴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哲学家罗素意识到了两者之间的不同,而迈农在其对象理论中则首次明确提出了三种存在模式,这种传统理解引发了相关术语用法上的分歧;英语存在句的独特表达体现了对非实存对象进行言述的可能性;否定存在句的逻辑分析表明了非实存对象论断的可理解性。

关 键 词:“非存在”问题 “存在” 实存 英语“存在句” 英语“否定存在句” 

分 类 号:B086[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