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导向的基层社会治理整治——以浙江省江山市“村(社区)工作准入制”为例  被引量:1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福营[1] 戴冰洁[2] 

机构地区:[1]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杭州311121 [2]浙江传媒学院社会科学部,杭州310018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5期48-53,共6页Study & Exploration

基  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立项项目"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相对过剩’问题研究"(2014JD3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村民自治发展中的地方创新机制研究--基于浙江经验的分析"(09YJA810024)

摘  要: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在基层社会实施了多种形式的创新项目,虽然激活了基层社会的活力,但也造成了基层组织及事务的"叠加"现象和"相对过剩"问题。浙江省江山市积极回应基层社会治理的需求,于2014年推行村(社区)工作准入制,精简村(社区)机构牌子、减轻村(社区)组织工作、规范村(社区)工作准入审批等,以整治"牌子多"等突出问题。这一以减负为导向的基层社会治理整治重构了基层组织结构,减轻了基层组织负担,重组了基层组织功能,但在整治主体、整治内容、整治方式等方面仍存在自身局限,特别是整合性、法治性不足有可能影响其可持续性和生命力。因此,基层社会治理应当从数量增减型整治转向系统整合型创新,从行政管控型整治转向法治化创新。

关 键 词:基层社会治理 村(社区)工作准入制 政府创新 浙江省江山市 

分 类 号:D630[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