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田海平[1]
出 处:《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5-12,146,共9页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 金:江苏省"2011"基地"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公民道德提升与人的现代化"承担的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当代中国现实道德问题研究"(2013ZDIXM00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命伦理的道德形态学研究"(13&ZD066)阶段性成果
摘 要:国内学界对道德现实问题的关注主要围绕幸福悖论、分配不公正、道德冷漠、公民道德提升四大问题。问题域的还原为四个主题的调查提供了概念工具。调查围绕四个主题展开,即公民道德素质提升的引导机制,集体伦理—个体道德的现代性断层,道德冷漠现象的治理,以公平正义涵养道德。从391份问卷获得的数据表明,以公共伦理的重建造就道德的人民,应成为现阶段中国道德现实问题治理的路径依赖。The major concerns about moral problems in China involve the asterlin paradox, unfair distribution of wealth, apa-thy and moral teaching. In view of the concerns, we conducted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se problems. The data from the391 questionnaires show that a restoration of public ethics can be an option to boost the morals of citizens.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8.9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