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峰[1] 陈大元[1] 曹其平 于淑筠 许东俊[2] 陈从新[2] 余毓良 盛建豪[2]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中国北京100871 [2]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武汉430071
出 处:《地震学报》1993年第2期217-223,共7页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基 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
摘 要:在贵州省贵定县石灰石露天矿区,对倾斜的3条典型软弱夹层面C_3~1/C_3~1,C_3~1/C_2~2,C_2~2/C_2~1,用水利水电岩石力学试验规程,选择楔形体试验方案第二方案,进行了岩体原位剪切、摩擦试验.同时测量了夹层的视电阻率变化和穿过夹层的声波速率的变化.8块试体,27测道,38轮回视电阻率资料,显示出电阻率变化有较明显的特征:1.剪切、摩擦阶段,视电阻率在屈服极限点后开始加速变化,到破坏极限点附近,出现最大的变化速率和变化幅度(不变化的测道除外);2.同一块试体,各测道电阻率变化不同,与测道位置有关,存在“敏感”部位;3.剪切前预加正应力段,电阻率普遍下降,少数不变;4.试体卸去剪应力后,电阻率不能完全恢复,个别测道电阻率变化有滞后效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