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梦[1]
机构地区:[1]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100026
出 处:《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4年第6期41-44,共4页Applie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Rural Areas
摘 要:菊花起源于我国,并被列为传统十大名花之一。菊花古称“鞠”,为穷尽之意。陆佃《埤雅》云:“菊本作鞠,从鞠穷也,华事至此而穷尽,固谓鞠”。唐代的诗文中,也多含此意,元稹的《菊花》诗:“秋丛绕含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杜甫诗:“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白居易的《东园玩菊》诗:“秋蔬尽芜没,好树亦凋残,惟有数丛菊,新开篱落间。”菊花的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化型花色千变万化,观赏价值极高。是世界上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园艺植物之一,它与香石竹、月季、唐菖蒲一起合称四大切花,畅销国际市场。菊花在公元4世纪从中国传入朝鲜,公元8世纪由中国直接传入日本。欧美古代无菊花栽培,而是从1688年经日本传入荷兰。此外,在1798年菊花从中国直接传入法国并被取名为Chrysanthemummorifolium。1795年又由法国传到英国。在18世纪中期欧洲已经开始用温室从事菊花的切花生产。18世纪末菊花又从欧洲引种到美国,并且在美国得到全面发展。特别是在1920年发现植物的光周期反应以后,首先在菊花的栽培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30年前后世界上已经开始菊花的补光栽培和遮光栽培实验,并且基本上可以做到周年生产。从此,切花菊的商品化生产有了飞速的发展,1940年前后就已经确立了现代切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