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新明[1] 李华兴[1] 卢维盛[1] 刘远金[1]
出 处:《土壤》2004年第4期449-451,共3页Soils
基 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990719)
摘 要:就水稻土的标准需 P 量对水稻籽粒产量及吸 P 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确定供试水稻土的“P 临界平衡浓度”,为指导广东省水稻土的合理施用 P 肥提供参考。供试土壤分别是广东省玄武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1 号土)和珠江三角洲沉积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2 号土)。结果表明:两种供试水稻土对标准需 P量的产量参数反应有显著差异。建议将 P 0.15 mg/kg 定为广东省玄武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1 号土)的 “P 临界平衡浓度”,这样可以使 1 号土的水稻产量达到最高产量的 95 %以上。关于能否用 P 0.15 mg/kg 作为珠江三角洲沉积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和其他母质发育水稻土的“P 临界平衡浓度”,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 键 词:水稻土 P平衡溶液浓度 水稻籽粒产量 吸P量 广东省
分 类 号:S153.61[农业科学—土壤学] S511[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