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病毒免疫电镜形态发生学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维明[1] 杨喆[1] 李颂[1] 徐彤皓[1] 郭仁[1]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出  处:《电子显微学报》1993年第1期31-31,共1页Journal of Chinese Electron Microscopy Society

摘  要:在感染细胞内,脊髓灰质炎病毒进行复制是否需要核的参与至今仍存在争议。而有关该病毒形态发生的系统报道仍不多见。本文使用已建立的低温包埋金标记技术结合常规包埋技术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Hep-2细胞后的形态发生学进行了定位研究,探讨了该病毒与感染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细胞核在病毒复制中的作用以及病毒诱导空泡、核突出和复制复合体之间的关系。感染后4到12小时的细胞中,观察到大量核突出物形成及其由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迁移动态。感染初期。

关 键 词:脊髓灰质炎 病毒 感染 免疫电镜 形态发生 

分 类 号:R512.402[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