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体细胞杂交转移疣粒野生稻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  被引量:1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永生[1] 陈葆棠[1] 余舜武[1] 张端品[1] 张雪琴[2] 颜秋生[2] 

机构地区:[1]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2]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

出  处:《科学通报》2004年第14期1395-1398,共4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摘  要:疣粒野生稻(O.meyeriana(Zoll.etMor.exSteud.))对水稻白叶枯病具有高度的抗病性,为转移这种抗病性,进行了栽培稻+疣粒野生稻不对称体细胞杂交.以软X射线处理过的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作供体,来源于栽培稻品种02428的原生质体经碘乙酰胺(IOA)失活后作受体,采用PEG法诱导二者的原生质体融合.由于代谢功能互补,融合物经培养后得到623块愈伤组织,最终分化出72株再生植株.这些融合植株形态上与栽培稻接近,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进行了杂种鉴定.细胞学分析表明,融合杂种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在27N38条之间变化.在成株期对融合植株进行了白叶枯病接种鉴定,结果显示疣粒野生稻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成功地转移到栽培稻中.

关 键 词:疣粒野生稻 水稻白叶枯病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 微卫星分子标记 

分 类 号:S511.9[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