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纪黄土高原红黏土粒度和沉积速率的空间变化及其揭示的古大气粉尘传输动力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汶玲娟[1] 鹿化煜[1] 强小科[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5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4年第8期739-747,共9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40325007; 40202005);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学者基金项目(批准号: 2003-1-7)

摘  要:对黄土高原11个地点的新近纪红黏土沉积进行了粒度测量和统计分析,发现晚中新世.上新世期间红黏土的粒度组成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南北向分异,北部佳县红黏土堆积的平均粒径可达20μm左右,而南部蓝田则为9μm左右;佳县红黏土中>30μm的粗颗粒含量达24.4%,而蓝田红黏土中>30μm的粗颗粒含量是5.6%.红黏土的粒度分布特征指示了古粉尘主要是偏北风搬运来的,进一步的分析以及与末次冰期旋回黄土高原12个黄土剖面的黄土.古土壤粒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比,表明其传输动力可能为近地面的低空风系.根据红黏土沉积序列粒度的变化特征,将6.2-2.6Ma BP期间古粉尘传输动力的强度变化分为3个阶段:6.2—5.4Ma BP颗粒较粗,传输动力强度较大;5.4-3.5Ma BP颗粒最细,传输动力强度小;3.5—2.6Ma BP颗粒最粗,传输动力强度最大.相应地,将沉积速率的变化过程分为:6.2—5.4Ma BP沉积速率较大,5.4—3.5Ma BP沉积速率最小,3.5—2.6Ma BP沉积速率最大.研究表明新近纪古大气粉尘传输动力及源区干燥度都在发生阶段性的变化,可能与全球冰量的发展和变化有一定的联系.

关 键 词:新近纪 红黏土 粒度 沉积速率 古大气粉尘 黄土高原 空间变化 粉尘传输动力 

分 类 号:P512.2[天文地球—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