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路秀玲[1] 郑春杨[1] 徐宇红[2] 苏志国[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 [2]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29
出 处:《中国科学(C辑)》2004年第4期350-359,共10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C)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批准号: 2013602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点方向项目(血液代用品和血液净化)资助
摘 要:探索了用辛二酸二琥珀酰亚胺酯(DSS)作为分子内交联剂交联血红蛋白的亚基,以制备新型红细胞代用品.采用多角度激光散射检测器(MALLS)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连接进行检测,辅之以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反应产物组成.实验在局部百级的洁净室内进行,低温4℃下反应1h,交联产物中83.8%为重均分子量(Mw)66.8kD的分子内交联血红蛋白,16.2%是Mw为146.6和306.4kD的低聚血红蛋白.通过流动相中添加1 mol/LMgCl2的凝胶过滤色谱验证,交联后的血红蛋白在生理环境下不会解聚.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RP-HPLC-MS)初步确定,交联为非定点反应,主要在α-α亚基间进行.交联反应增强了血红蛋白亚基的疏水性,影响了血红蛋白的载氧活性,P50和Hill系数由交联前的21.8和2.22mmHg分别降至14.3和1.41mmHg,仍具有一定的载氧能力.等电聚焦(IEF)电泳表明,制备的DSS交联血红蛋白的等电点降至4.6~5.2之间,接近于不透过血管壁的血清白蛋白.产品经小鼠异常毒性试验证实具有一定的生物安全性,大鼠的换血试验表明DSS交联血红蛋白并未引起血压升高,也未见其他明显的副作用.还对DSS交联血红蛋白与文献已有的双阿司匹林交联血红蛋白的产物特性进行了比较.
关 键 词:交联血红蛋白 辛二酸二琥珀酰亚胺酯 红细胞代用品 DSS交联反应 双阿司匹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