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春清[1] 李彦[1] 张晓伟[1] 张以琳[1] 张海青[1] 陈冲[2] 吴清发[1] 徐祖元[1] 崔鹏[2] 胡松年[2] 王俊[2] 杨焕明[1] 董伟[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人类基因组中心,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基因组学研究所暨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北京101300
出 处:《中国科学(C辑)》2004年第4期376-384,共9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C)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 30270726)
摘 要:对人类基因组3号染色体短臂的3pter-p26区域进行了初步分析,序列组装后整个区域全长约为8.1kb,靠近端粒区还存在一个约20∽30kb的空洞.序列比较分析表明:(i)该区域的GC含量为38.5%,为人类基因组所有近端粒区域最低;(ii)共含有42个基因,平均大小为97.5kb,以前通过基因连锁分析定位于该区域的基因Cntn3存在定位错误,应位于3p12.3;(iii)该区域散在重复序列活跃程度高于全基因组平均水平,其中(TA)n含量是全基因组平均水平的2倍;(iV)该区域在小鼠6号染色体104.1∽112.4Mb的位置有一个保守的同源序列;通过染色体进化分析推断,3pter-p26区域可能于最近的一次染色体重排之后才转移到染色体的末端,其发生时间应在人与小鼠的基因组分离之后,在这次重排过程中,染色体断裂点附近的一些序列,连同所包含的基因发生了丢失,而丢失的基因总拷贝数却在基因组的其他地方得到了增加;(v)3pter-p26区域较低的GC含量可能不利于保持染色体末端的稳定,容易发生DNA丢失,而这又可能是引发基因表达异常导致疾病的原因之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