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少波[1]
机构地区:[1]广西农业大学
出 处:《广西植保》1993年第2期37-38,共2页Guangxi Plant Protection
摘 要:害虫抗药性是当前害虫防治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1908年,melander开始发现梨园蚧抗石灰硫磺合剂的现象.自1913年以后,又发现苹果蠹蛾抗砒酸铅,柑桔甲虫抗氰氢酸等,便引起了昆虫学界的注意.至有机氯农药问世之后,害虫抗药性的现象便普遍发生,由于农药种类的增多,又发现了交互抗性,使害虫抗药问题更为复杂.据文献记载,世界上已产生抗药性的生物种群逐年增多,在1948年为12种,1954年为25种,1960年为137种,1968年为224种,1976年为364种,到1980年已达428种.32年中竟增加了35倍以上.而且害虫抗性产生的历期,反而日渐缩短,在50年代时要历8—10年才能产生抗性,至80年代,只经5-6年便可产生抗性,目前有些药剂其对象害虫只需经历2—3年便赋有抗性了.一般研制1个新农药需要一、二十年,而只使用二、三年便成废品,这是很不值得的.
分 类 号:S433[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