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汉藏语辅音系统中的一些问题──关于原始汉藏语音节结构构拟的理论思考之二  被引量:25

Some Problems on the Consonant System in Proto-Sino-Tibeta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宏开[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北京100081

出  处:《民族语文》2001年第1期1-11,共11页Minority Languages of China

基  金:本项研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与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合作的<汉藏语同源词研究>子课题之一;获香港科技大学

摘  要:原始汉藏语的塞擦音是后起的语音现象;原始汉藏语的塞音只有清浊两套, 而没有送气音;根据藏缅语族语言里小舌音的分布和侗台语、苗瑶语乃至南岛语中构 拟的小舌音推断,原始汉藏语也有小舌部位的塞音。作者最后勾画了原始汉藏语的 辅音系统。The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affricate in the Sino-Tibetan languages should appear separately, in Proto-Sino-Tibetan Language, there be two series of stops--voiced and unvoiced, no aspirated stops, and be Uvula stops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Uvular in Kam-Tat, Miao-Yao and Austronisian languages.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the author gives a consonant system in Proto-Sino-Tibetan.

关 键 词:原始汉藏语 塞擦音 辅音系统 音节结构 小舌音 

分 类 号:H2[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