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辽西玄武岩二长岩包体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示踪燕辽地区169Ma和107Ma的热事件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建平[1] 张瑞生[1] 余淳梅[1] 汤华云[1] 张沛[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4年第A01期32-44,共13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19990433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编号:KZCX1-07);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编号:2003-119)共同资助

摘  要:报道了辽西阜新中生代(92-100 Ma)和冀东平泉第三纪(23-45 Ma)碱性玄武岩K-Ar年龄及其中二长岩包体的锆石原位U-Pb定年、Hf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微区分析结果,并对发生于燕辽陆内造山带的壳-幔相互作用进行了讨论.阜新玄武岩中二长岩包体的锆石有非常一致的中侏罗世U-Pb年龄((169±3)Ma).平泉玄武岩二长岩包体中除个别锆石具2491 Ma和513 Ma的老年龄外,95%以上的锆石具(107±10)Ma的U-Pb年龄.年龄为169 Ma的锆石接近于零的εHf值(-1.2-4.6);而年龄为107 Ma的锆石的εHf值主要为-11.5-16.3,具明显的壳源性质.阜新锆石具低的Nb,Ta,Sr,TH,U丰度,低且狭窄的Hf模式年龄(0.87-1.00 Ga),反映其二长岩岩浆源区物质的形成时代较新;平泉锆石所具有的高不相容微量元素丰度,高且宽的Hf模式年龄(0.89-2.56 Ga),集中在(1.28±0.08)Ga,则反映复杂的源区组成和较高的地壳成熟程度.综合资料表明,J3-K1是燕辽地区深部过程及壳层构造转折的关键时期,但深部的作用过程存在明显的时空不均一性.

关 键 词:锆石原位分析 HF同位素 U-PB同位素 微量元素 燕辽地区 热事件 冀东-辽西玄武岩 

分 类 号:P597[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