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钟宁宁[1] 卢双舫[2] 黄志龙[1] 张有生[1] 薛海涛[2] 潘长春[3]
机构地区:[1]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2]大庆石油学院勘探系,大庆163000 [3]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4年第A01期120-126,共7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1999043307)资助
摘 要:采用地质观察、实验模拟和数值模拟三者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变化的控制因素.由有机碳(TDCC%)的损失率DTOC=(TOC0-TOC)/TOC0(岩石原始有机碳)来衡量地史过程中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变化时,其变化的幅度和方向取决于源岩中有机部分和无机部分的损耗量及相对大小.根据物质平衡关系分析导出了烃源岩成熟作用过程有机碳损失率DTOC的计算公式.当岩石类型和成熟演化历史一定时,TOC变化只与生排烃效率有关.在地质体的实际生排烃效率下,DTOC值一般变化在-0.05-0.2之间,计算的有机碳恢复系数k值仅0.90-1.25;只有在生排烃效率极高的理想情形下,DTOC值的变化才是显著的,k值可高达2.5.因此,基于有机质原始丰度恢复的碳酸盐岩烃源岩评价方法,可能过分强调了“减碳”的进程,很多情形下会美化原本比较差的烃源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