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隐性失实的成因及规避(下)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丁柏铨[1] 周楠[2]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 [2]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新闻与写作》2004年第9期30-32,共3页News and Writing

摘  要:新闻报道中的隐性失实,是指传媒刊播新闻信息时出现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失实.这种失实或隐伏得比较深(是深层次的失实),或出现在隐微处(并不引人注目),因而不易为大多数受众所识别.惟其如此,这种失实就更具危害性.当然,隐性失实的隐蔽性是相对的.具有广阔知识面和很高综合素质的受众,总是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发现报道中的隐性失实,此时,隐性失实也就无隐蔽性可言了.例如,经常可以看到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将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说成是1900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此类报道通常在两点上失实:一是将年份搞错,二是将行为主体搞错.一般受众难以很快发现其中的失实之处.然而,一部分受众却能敏锐地发现其失实处.

关 键 词:新闻报道 新闻真实性 隐性失实 新闻采访 思维能力 记者素质 

分 类 号:G211[文化科学—新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