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水土流失的人类活动响应及其防治策略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方一平[1] 陈国阶[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

出  处:《中国科学(E辑)》2003年第B12期47-60,共14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E)

基  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1BA901A40)资助

摘  要:选取10个主要因子来评判人类活动干扰度及对四川水土流失的影响和响应关系.关联分析表明:载畜量、垦殖指数、人口密度、人均GDP、矿产模数和林地覆盖率是6个关联性最强的人类活动要素.干扰度分析表明:人口压力、过度和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人为破坏行为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因此解决各类人为逆向活动、规范人类行为是水土保持的首要任务.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水土流失的防治是建立在一种生态系统方式基础之上的防治,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这种方式的基础是在水土流失防治的宗旨、观念、方法和领域方面予以系统创新和突破,从理念层次、政策层次、空间层次、技术层次和模式层次上同步跟进;从治理策略上进行系统整合.

关 键 词:四川 人类活动干扰度 水土流失 载畜量 垦殖指数 人口密度 人均GDP 水土保持 治理策略 侵蚀类型 

分 类 号:S157.1[农业科学—土壤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