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间后神经多处卡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久卉[1] 韩金豹[1] 张克亮[1] 田德虎[1] 张继春[1] 

机构地区:[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手外科,050051

出  处:《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4年第3期214-21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Microsurgery

摘  要:目的 探讨骨间后神经多处卡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 6例骨间后神经多处卡压病例的病史、术中发现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卡压部位均在骨间后神经分出旋后肌运动支后至Frohse弓之间。卡压的结构为桡侧返血管 ( 5处 )、桡侧腕短伸内侧腱样缘 ( 1处 )、Frohse弓近侧神经与周围的粘连 ( 2处 )、Frohse腱弓 ( 3处 ) ,1例卡压结构不明。 3例行神经松解 ,2例行神经移植 ,1例行神经吻合。术后神经功能得到全部恢复。 结论 前臂反复旋转促进多处卡压的病理结构的形成 ,根据神经受卡压程度选择神经松解或神经移植。

关 键 词:骨间后神经 发病机制 神经卡压综合征 神经松解 神经移植 

分 类 号:R651[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