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高尿钙症病人的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特点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ZelihaHekimsoy SevincBiberoglu HatemKazimoglu ZiyaKirkali Giildalkirkali ZeynepTokgoez 

机构地区:[1]不详 [2]295Sk.No36/ID.3,(OezlueApt.),Hatay,Izmir,Turkey

出  处:《世界医学杂志》2004年第9期38-40,共3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ine

摘  要:知识点:复习特发性高尿钙症(idiopathic hypercalciuria,IH)的组成和其在肾结石病人中的发病率;阐述在这一前瞻性试验中,IH病人和对照组在骨密度和骨生化指标上的差异;描述IH病人的BMD水平与肾结石病程以及骨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在本研究中,我们观察了肾结石病人中特发性高尿钙症(idiopathic hypercalciuria,IH)的发病率,并对IH患者进行了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的检测。在85例肾结石病人中(40例男性,30例绝经后妇女,15例绝经前妇女),共发现22例高尿钙症(24小时尿钙排量>4mg/kg)病人,其中11例男性,8例绝经后妇女,3例绝经前妇女。这22例被分为吸收后高尿钙症和空腹高尿钙症。22例中的19例(11例男性,8例绝经后妇女)接受了双能X线骨吸收仪的骨密度检测,以及血钙、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骨钙素(OC)和尿脱氧吡啶啉(DPD)的检测。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相比,肾结石组的OC和DP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肾结石组的女性Ward’s三角区BMD值和男性腰椎BMD值较对照组降低。男性病人肾结石的病程越长,腰椎、Ward’s三角区、股骨颈的BMD值越低。男性病人还表现为腰椎BMD值与尿DPD水平呈负相关关系。男性和绝经后女性IH病人的BMD值显著下降。由此可见,对于肾结石病人,应当注意IH的可能,而对于IH的病人,应当注意骨质疏松的可能。有关IH的临床结果以及IH相关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关 键 词:特发性高尿钙症 骨密度 骨生化指标 肾结石 骨质疏松症 

分 类 号:R681[医药卫生—骨科学] R589.5[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