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内蒙古自治区医院肾内科,呼和浩特010017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年第9期523-524,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
摘 要:目的 :探讨药物所致的急性肾衰竭 (ARF)的发生、临床病理改变及治疗和预后。方法 :收集ARF患者1 4 6例 ,并分析其中药物所致ARF的发生率、预后和涉及药物的种类。结果 :药物性ARF患者 4 4例占同期ARF (1 4 6例 )患者总数的 30 %。男 30例 ,女 1 4例 ,平均年龄 (4 5 .7± 1 7.9)岁 ,≥ 6 0岁占 36 .3%。肾前性ARF 2例 (4 .5 % ) ;肾后性 1例(2 .3% ) ;肾性 4 1例 (93.2 % ) ,其中肾小管坏死 31例 (70 .4 % ) ,间质性病变 9例 (2 0 .5 % ) ,肾小球血管病变 1例 (2 .3% )。涉及药物 :氨基糖甙抗生素为主要病因 (4 3.1 % ) ,其次青霉素 (1 1 .4 % ) ,NSAIDs为 (9% ) ,联合用药 (6 .8% )。 2 4例患者行透析治疗 (5 4 .5 % ) ,治愈率 75 % ,好转率 1 3.6 % ,死亡率 6 .8%。结论 :ARF病因已发生改变 ,药物因素占首位 ,中老年药物ARF发生率高于青壮年 ,合并内科基础病者发生率高 ,氨基糖甙类为主要致病因素 ,其次为青霉素类、NSAIDs药物。药物性ARF早期诊断和防治能明显改善预后 。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