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新型隐球菌分离株Etest药物敏感试验的临床意义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雪娟[1] 彭晓谋[1] 陈文思[1] 黄仰甦[1] 谢奇峰[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广州510630

出  处:《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北京)》2004年第9期9-1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omposite clin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脑脊液新型隐球菌分离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与临床治疗效果的关系,以提高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4例脑脊液培养分离阳性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采用Etest法进行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和氟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并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根据Eteat测定MIC值,参考已有文献的标准确定,24株新型隐球菌均对两性霉索B敏感或中度敏感,10/24患者对氟康唑耐药,5/24患者对5氟胞嘧啶耐药。感染对5氟胞嘧啶耐药株和敏感株间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而3例感染对氟康唑耐药而使用氟康唑联合治疗的患者均无效。结论:Etest法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氟康唑的正确使用,5-氟胞嘧啶的Etest试验上限可能需要提高或有关5-氟胞嘧啶的耐药标准需要调整。

关 键 词:新型隐球菌 氟康唑 患者 脑脊液 耐药 药物敏感试验 5-氟胞嘧啶 

分 类 号:R978.5[医药卫生—药品] R737[医药卫生—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