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中部非主体多民族共生现象的成因  被引量:2

Multi-ethnic Coexistenc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尹未仙[1] 

机构地区:[1]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保山678000

出  处:《保山师专学报》2003年第6期20-23,共4页Journal of Baoshan Teachers' College

基  金:云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OZRY111)

摘  要:高黎贡山中部非主体多民族共生现象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的分析总结 ,我们认为首先是因为在历史上的民族迁徙中高黎贡山作为迁徙的“走廊” ,以及躲避战乱的“世外桃源”和边疆开发的结果 ,使这里呈现了多民族共生的局面。但不同于云南其它地方的是呈现一种主体民族与多种较少民族共生的格局。高黎贡山中部因为复杂的地形特征和垂直分布的气候带 ,各民族原有的民族生态属性使他们寻找到了各自独特的生存空间 ,长期独立共存 ,并由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区域族文化。Multi-ethnical groups coexist in the central part of GaoLigong Mt.But each group lives in a different region with different climate and creates its regional culture.

关 键 词:高黎贡山中部 非主体多民族 共生 成因 

分 类 号:K928.5[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