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池对虾精养技术及病害防治 Ⅰ .高位池种类、结构  被引量:17

Technology of Intensive Penaeid Shrimp Culture and Disease Control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建国[1] 孙成波[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6期6-10,16,共6页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Sunyatseni

基  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G1999012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670577);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中国大陆对虾高位池对虾养殖自1994年在广东徐闻县首次试验成功以来已有10a历史,在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获得了成功并得到快速发展,平均单产凡纳滨对虾9000kg hm2,最高单产达30000kg hm2以上。地膜养虾模式自1998年在我国大陆创立以来也得到较快的发展,在传统池改造中愈加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将10年来从事高位精养虾池(简称高位池)及地膜精养虾池养虾经验及研究予以总结。详细介绍了高位虾池及地膜虾池结构包括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增氧系统等,并对高位精养虾池及地膜精养虾池的养殖管理及病害防治技术作了系统介绍。The history of intensive penaeid shrimp culture and disease control is introduced in mainland of P\^R\^China.The contents mainly include constitution of ponds for intensive shrimp culture,cultural technology,management,and viral diseases control methods,especially white spot syndrome(WSS).

关 键 词:高位池 对虾 养殖技术 病害防治 

分 类 号:S96[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