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地层独居石年龄谱与长江贯通时间研究  被引量:4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范代读[1] 李从先[1] K.Yokoyama 周保春 李保华[1] 王强[4] 杨守业[1] 邓兵[1] 吴国瑄[1]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2]Department of Geology [3]上海市自然博物馆,上海200002 [4]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4年第11期1015-1022,共8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0276018;40176022)

摘  要:PD-99孔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揭示的晚新生代地层厚313 m.独居石年龄谱表明,上新统以350-500 Ma的颗粒为主,第四系则以100-275 Ma的颗粒为主,反映二者母源区发生了变化.晚于25 Ma的独居石颗粒初现层位于高斯正极性带与松山负极性带界线之上(约在2.58 Ma),这是青藏高原隆升对东中国海沉积产生直接影响的开端.长江河口地层中晚于25 Ma独居石含量变化分为两大阶段,分别对应于早、中更新世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和晚更新世以来的最强烈隆升.

关 键 词:晚新生代 地层 青藏高原隆升 源区 晚更新世 上新统 第四系 长江三角洲 直接影响 反映 

分 类 号:P597.3[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