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燕乐二十八调音阶辨异——兼论民间工尺调名之传统乐学涵义  被引量:4

Debates on the 28 Modes of Banquet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nd the Nomenclature of Gongche Tun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建平 

机构地区:[1]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江苏南京210005

出  处:《中国音乐学》2004年第4期84-97,共14页Musicology in China

摘  要:本文通过对唐燕乐七角调音阶的考释,推论出唐燕乐为清乐、俗乐音阶并用之宫调体系。宋宫廷燕乐由于受统治阶层推崇雅乐为正、燕雅合一思想的制约,实则已被纳入雅乐之宫调体系。唐、宋两代燕乐宫调体系之间在乐学性质上的差异,是直接导致宋代教坊的燕乐用调失落为十八宫调的真正的原因,而成为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的一种奇特现象。唐燕七角调虽然自宋代起已在宫廷音乐中已名存实亡,但在民间却依然有所传承与保留的渠道,至今仍能从一些民间流传的乐种中找到其遗存。

关 键 词:七闰为角 俗乐音阶 燕乐七宫 清乐音阶 名同声异 燕雅乐 教坊十八调 角调遗存 

分 类 号:J613.6[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